【原文来自于REDDIT:https://www.reddit.com/r/China_irl/comments/x5tjgo/%E5%85%B3%E4%BA%8E%E4%B8%AD%E4%BA%A7%E7%A7%BB%E6%B0%91%E5%90%8E%E9%99%8D%E7%BA%A7%E8%BF%99%E4%BB%B6%E4%BA%8B/】
相信很多想移民的人都聽過這樣一個觀點:有錢人潤哪兒都滋潤,底層人出去了,只要努力也過得不錯,最慘的就是中產,一大把歲數,出去後社會階層和生活水準都要降級,還不如留下來滋潤。
此外,可能很多人還聽過類似“出去了做二等公民,給xx當狗”這樣的言論,這些話當然不值一駁了,任何一個有過海外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怎麼回事,但與“二等公民”論這種完全扯淡的觀點相比,“降級論”卻實實在在是很多人擔心並且願意去相信的。
關於這件事,我在出去前也是有過一些思考的,結合出來以後的一些經歷,可以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當我們在擔憂“降級”時,我們本質上是在擔憂什麼?擔憂幸福感降低,對吧?那一個人的幸福感該如何衡量呢?雖然它是個比較抽象的東西,但還是有跡可循的,我自己的總結,對大多數人,影響幸福感可能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縱向比較,絕對意義上對於資源的佔有;二是橫向比較,相對意義上你在人群中的地位序列;三,是對未來預期的穩定程度。
以下逐一分析。
一、
很簡單,就是你能獲得的物質及精神資源的絕對數量,其中,前者還不能簡單用貨幣來替換,因為各地還有物價差異,比如你在北京月入2萬,大概率是不如三線城市月入1萬禁花的,如果要比較物質資源,就得考慮物價問題,我們假設,你在三線城市,一家三口住市中心120的兩居室,每個禮拜吃兩次牛肉,其他肉蛋奶隨意,開一輛二十萬左右的車,衣服化妝品什麼的可以偶爾去商場shopping,大部分網上買——我們假定這個生活水平,月入1萬能夠支撐,那同樣的生活水平,在北京你得至少月入4萬。
但即便如此,在佔有的物質資源相當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還是會認為,北京的生活質量要高於三線城市——比如,我在北京的那些年,生活水平可能和在老家當大學老師的同學生活水平差不多,他們的房子甚至還要更大一點,但你問我願不願意跟他們交換,我是肯定不願意的,倒不是說人脈、社會關係這些(實際上他們在老家的人脈可能更好使,有個什麼事,打個電話就搞定了),而是除了純物質以外的其他東西,比如,精神資源。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
2018年2月的某一天,我和老婆去了位於朝陽區某城中村的社區劇場,看了一場反映農民工生活的話劇,所有演員都是本色出演,並非專業演員,話劇導演是我一位不算熟的朋友,中戲畢業的才女。當天零下5度,小劇場裡連暖氣都沒有,觀眾都蓋著道具組準備的破棉被,瑟瑟發抖,在話劇結束後的提問環節,我問了這個問題,導演的答案是,我們希望讓大家能夠更加設身處地地體驗一下台上演員們的生活日常。
同一天,我身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同學,發了個在洗浴中心加鐘的照片,後半夜打了一宿麻將。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我回不去老家、或者回去後並不覺得幸福的最主要原因。
我不知道你們什麼感覺,但對我來說,每年過年的那幾天,其實是很煎熬的事:年復一年地按慣例回去,然後按慣例參加同學聚會,按慣例吃飯喝酒ktv,再按慣例跟可能幾年才見一次、近乎陌生人的老同學們尬聊些小時候的事……而最後的最後,一定是一撥人去找小姐,一撥人打通宵麻將,而我只能孤獨地叫個代駕,回家。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事不重要,也不影響幸福感,但我相信,一定有那麼一些人,覺得,這事太他媽重要了!
人,活到一定歲數,身邊必然會有一幫和你差不多的人,聊著一些你們都有興趣的事,但在不同地方,這些人和事都不一樣,而這也是幸福感的一部分。
二、你在社會人群中的地位序列。
舉個例子,我之前撰文說過的那個官二代朋友,他對於出國這事很糾結,想走,但一直擔心社會階層下降的問題。我很誠實地對他說過,於你而言,出去後社會階層下降是必然的事——你在國內算是人上人,最少是前千分之一,小事花錢擺平,大事打幾個電話,但出去以後,大概率只會是個普通人,就算你資產不少,也全都帶出去了,你也住在richmond這種華人聚居區,生活夠便利,但那種一個電話就讓醫生上你家看病的事,是絕對不可能的了,小土豆也做不到。
他於是說,那感覺還是國內滋潤啊,不患寡患不均嘛,幸福感都是比較出來的。我說,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幸福感除了絕對資源的充盈程度,確實還有個比較級,問題在於,你上面那個比較方法,其實是比較片面的。
接著我給他舉了個例子,假設現在有兩個機會,一是讓你回到朱元璋手下當個大官,二是讓你去到加拿大做普通人,開個小超市,你選哪個?他仔細想了一下說,還是後者吧,前者風險太高了。我說,你看,你也知道怎麼選,對吧?
在明朝,雖然你可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人群中的序列排位很高,但那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極其不平等的社會,你或許可以俯視很多人,但在比你地位更高的人眼裡,你還是螻蟻,你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人家手裡,見了面,你得跪舔;而在後面這個非常講究平等的社會,即便對方的社會地位序列比你高很多,但你們的人格是平等的,他也沒有權力剝奪你的任何權利,因為有法律保障,就算是總理,見了面你也不必對他點頭哈腰、斟茶遞水,做一些讓你自己都噁心的事。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金字塔的很多人,也依然渴望生活在更平等的社會的原因。
第三,是對未來的預期是否穩定。
如果你是個生意人,或者超過股,現在有兩樁生意讓你選,你會怎麼選?
第一個,可能利潤率100%,但風險非常高,可能突然就傾家蕩產還欠下一大筆債,而且這種風險完全是你自己無法控制的;第二個,利潤率15%,但很穩定,風險可控,至不濟也就是不賺錢。
相信我,絕大多數生意人都會選後者,別相信什麼“利潤率300%就敢冒著上絞刑架風險”的屁話,那不是資本家,那是毒販一類的亡命之徒,而亡命之徒之所以敢鋌而走險,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光腳不怕穿鞋的,這恰恰是流氓無產者的思維方式,資本家才不會跟你玩命呢。
同理,對於中產而言,他們最怕的,不是收入不夠高、工資漲得不夠快,而是沒有穩定的預期,風險太高。
如果收入預期很穩定,無論1萬還是5萬,你都知道該怎麼安排自己的開銷,住多大房子、還多少房貸、買什麼車。可如果要是明天一覺醒來,公司突然倒閉了,老媽突然需要100萬手術費,銀行里的存款也不翼而飛,你該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看完了以上的三點,自認為中產的你,還會覺得出去了只是簡單的“降級”嗎?
——————————————————————————————————————————————
絕對資源方面,很多人覺得說“我在國內年入30-50萬,去了轉行,多半拿不到這個收入”,而且那邊物價高,生活水平肯定會下降,其實這個算法是有問題的。
因為,你考慮生活水平時,不能光考慮吃喝玩樂這類日常消費(這類消費多半是國內便宜),還得考慮最大的幾個項目:住房、教育、醫療。
潤了北美,你大概率可以住上2000尺以上雙車庫帶泳池的獨棟house(溫哥華多倫多這種地方可能困難點,但只要有了穩定工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後院停一隻20尺的小遊艇,平時開皮卡拖出去遊湖游河,每年全家一次出國、兩三次國內游是基本配置,你會去的城市、你所接觸到的人,大概率也不會是只知道跟你聊洗浴、麻將的群體,你肉眼可及的地方,多半有話劇、音樂會、博物館、健身、戶外hiking,各種豐富的文化活動,社區的活動中心裡除了各種運動,可能還會有圖書館。
可如果是在國內,你要如何過上這樣的生活?假定作為中產的你年入50萬,那你大概率住一二線城市,以上的這種生活,50萬撐得起來嗎?
北京五環外的馬泉營,觀唐一套上面那樣的house 5000多萬,還沒有獨立車庫,院子裡也沒有草坪,如果你還希望有足夠時間陪家人旅行,那你資產起碼得幾十億,公司上市且已走上正軌,自己不必再事事躬親。
即便是二線城市,比如杭州或者武漢,你可以對標類似卡爾加里這種加拿大二線,這邊一個獨棟house60-70萬加幣,同樣的錢,你在杭州能買同樣大小、品質和周邊綠化設施相似的房子嗎?
當然,你要硬說我做小生意的,平時就住縣城,這邊house便宜,那也不是不行,但你的公共及文娛配套設施,大概率是比不上加拿大3萬人小城市的。
除了住房,還有教育,這和你的預期有關。
假設你打算讓子女讀公立,那國內可能也花不了什麼學費(補課費這種另說,如果你打算讓孩子卷,在哪兒可能都得花錢,只是國內的氛圍讓你卷的概率高些而已),但你為了上這個公立,花費的成本可要高得多了——在加拿大,你可以選擇最好的學區,租房就可以了,而且即便是買房,房價也比非學區高不了太多,貴個50%,而在國內,學區房動輒比非學區貴四五倍,我哥之前為了送孩子上省重點,買了單價6萬多的學位房,要知道,周邊普通非學區才1萬出頭。
除了學區,你還得有戶口(如果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這就是個大問題),但為了這個戶口,你的擇業空間就會窄很多。以我比較了解的北京為例,如果你是私企或外企員工,又或者你自己做生意、從事自由職業,作為外地人的你大概率是拿不到戶口的,企業主納稅可以,但那個門檻太高,有那個錢你足夠輕鬆投資移民了,而要搞到這個戶口,你要么進入體制內,要么花至少100多萬買一個名額,還存在一定風險。問題是,假如你進入體制內,作為新人的你,薪水是絕對不夠買房的——我老婆的一個師弟,為了拿戶口,985碩士畢業跑去黃村小學當老師,月薪6k,而他如果進到私企或者外企,混幾年拿個二三十萬年薪一點問題沒有。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要戶口就沒房,要房就沒戶口,想兩者兼顧,難度巨大。
而在北美任何一座城市,這都不是什麼問題,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非學區兩居室1300,學區兩居室1600,只要你住這兒,別說你沒戶口(citizenship),你就是個留學生,孩子人家也收,所有待遇一模一樣,填個表十分鐘搞定,既沒有什麼借讀費贊助費,也不必求爺爺告奶奶給老師送禮,人家的孩子也不會歧視你家娃,說他是“外來人口”。
假如你說,我還是想卷點,上私立,行。
我住北京的時候,我家樓下三家私立幼兒園,最便宜的一家一個月12000,公立倒是便宜,兩千多,問題是咱排不上啊。相比之下,加拿大這邊,以最貴的溫哥華多倫多為例,3-5歲的preschool,每個月大概900-1000,2022年安省改革以後,daycare預計會降到一天10塊錢以下,也就是每個月只要200多,換算成人民幣,比國內公立還便宜。
小學以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多倫多溫哥華的私立中學,學費普遍在13000-20000加幣一年,你再看看北京和天津的私立。
更不必說加拿大的私立很多還有英法雙語的優勢。
關於醫療的部分,放在第三部分講,這裡就不贅述了。
————————————————————————————————————————————
橫向比較方面,所有自詡為中產的人,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工作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來自地位更高的人的打壓和不尊重?也許你是別人眼裡光鮮亮麗的xx總監、副總,可以對公司剛來的小白頤指氣使,可當你面對xx委書記、xx辦公室主任時,你是不是也不得不露出諂媚的笑容?你去探望xx領導時,後備箱裡是不是得備上幾摞現金,最次也得是十幾台iphone,以備不時之需?
你那富足的、上等人的生活,多數時候不就是靠這種提心吊膽、噁心加小心的生活換來的嗎?
到了加拿大,你還需要給領導提前叫好兩三個嫩模,捎帶手溫馨地送上一顆藍色小藥丸嗎?
————————————————————————————————————————————
最後,就是關於“穩定預期”了。
我們經常會說,北美這邊人都沒什麼存款,別看他們表面光鮮住個大房子,實際上卡里可能幾千塊錢都拿不出來,這個確實是,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對於未來生活有超穩定的預期。
舉個例子,我現在租的公寓,1000多尺,月租1400,簽合同時我發現居然是月付(我前後看了十幾套房子,無一例外都是月付),而且押金只有300塊錢——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押一付三是最基本的,半年付年付的也不少。我剛來的時候,遇到有的房東要擔保(因為我剛來,沒有工作和信用積分),我說我可以一次付半年的,結果對方竟然拒絕了,堅持要月付。
後來我和這邊的親戚聊這個事,才明白他們的邏輯,就是,比起提前多拿幾個月租金,他們更在意的是你穩定的信用,因為相對完善的福利?
评论
发表评论